下午开工本就较晚了,一晃眼就是太阳落山,六七点的河风大,不停地吹,不多时就将余晖吹洒在各处。
空地上的小摊贩愈发多了,这时才是出摊的高峰期,比一两点那会儿要热闹,熙熙攘攘的人堆拥挤,游客和本地居民成群成团地聚集。
杨家庄这个小小的村落竟然有夜市,卖的东西五花八门,全是村里的人过来摆摊。
不仅是空地上,快天黑时分,上游河中的沙坝里还有村民开船过去卖东西。
夏季是旅游旺季,来杨家庄游玩的人很多,远不止比车队昨天见到的那些。
时间差不多了,丁西舟领着众人渡河上沙坝,去寺庙里看一看。
所谓的小寺庙就是两间宽敞的茅草屋,一间房摆放佛祖和菩萨等的画像,一间房供修行师父吃住打坐,茅草屋外有一处可以上香的地方,一块被圈出来的沙地,也就是简陋版的祭坛。
丁西舟说,其实这里原本是有一座真正意义上的寺庙的,有屋子,有石头佛像,跟普通的寺庙一般无二,只是后来被大水冲垮了,一样东西都没剩下,庙里的师父重建就只能搭两间茅草棚先凑合。
而杨家庄刚发展旅游业时,村里曾计划过要重修寺庙,但再三商议还是没能进行,怕再涨大水扛不住又垮了,白白浪费钱。
何英正不解,好奇问:“以前不是好好的么,也没垮吧。”
丁西舟回道:“那时候水浅,沙坝堆得高,涨水也冲不上去。”
她又细细解释,说到杨家庄的发展史。
多年前,还没引进旅游投资的时期,杨家庄一度靠出租地卖沙坝为营生,山头和土地承包给沿海的老板们搞种植养殖,沙坝就一块块卖给建筑公司抽河沙什么的。
村民们的荷包越来越鼓,几千几万地进账,生活条件更好了,然而过度的开发导致了一系列问题,种植养殖造成了不小的污染,沙坝的减少致使流河变宽变深,河岸侵蚀逐渐严重,坍的坍,塌的塌,水土流失亦日益凸显,生态环境遭到了极大的破坏。
“这片沙坝是仅剩的几块了,很长,能直通上游,近些年还是一直在下沉。
我还小的时候,它挺高的,开船都必须绕开,稍微大一点的船都不能靠太近这儿,不然容易搁浅。”
丁西舟感慨,讲完,自觉好像废话太多,没再多提。
叶昔言听都没听这些,自顾自找小摊贩买了两束香,送一束给江绪,小声说:“拜拜菩萨。”
出于尊重,江绪还在听丁西舟讲话,闻言,不搭理她。
不过丁西舟也没什么好讲的了,已经在结尾。
“这里明年就会拆了,寺庙会搬到山上去,要专门搬迁重修。
好了,剩下的时间大家随便转转吧,毕竟下次再来可就没了,去那边领斋饭也行,找个地方坐坐,斋饭不要钱的,都可以吃。”
叶昔言趁机将那束香塞到江绪手里,不管其他人要干嘛。
江绪瞄她一眼,“你自己去。”
她当自个儿耳聋了,说:“先排队。”
言讫,转身就去占位置。
江绪还是跟着了,不过只是上了一炷香,没求愿或是怎么样。
上完香,转悠一圈,趁人少了再领斋饭吃。
傍晚时候的沙坝凉风习习,温度降得快,比岸上要凉快许多。
等人少一些,没那么挤了,后续的拍摄工作才继续。
仍然是江绪负责拍,贺姐她们出镜。
丁西舟早就跟修行师父联系过了,车队可以进屋拍摄,拍人或屋子都行,但前提是不得喧闹,只能进去部分人。
叶昔言进不去,施柔和刘思敏也是,无关人员就守在外边吹风。
叶昔言不介意这样,趁清闲还有心情玩手机,等江绪一进去就另找了个人少的地儿待着,不同施柔她们交流。
(第3页)
一秒记住本站永久地址:https://www.mhxqiu.com
请关闭浏览器阅读模式后查看本章节,否则将出现无法翻页或章节内容丢失等现象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