第八十章 黄河决堤与救助难民-《抗战之最强民兵》

第八十章 黄河决堤与救助难民(第2页)

对于这种明显带有挑衅警告意味的信件,每个城防官都觉得一肚子憋屈,嘴上大骂‘八嘎、死拉死拉嘀、’时,还是很快下达了最近不得轻易出城袭扰民兵纵队的命令。

随着第一批南河的难民被接进华北民兵纵队的控制区,那些难民凄惨的模样让所有根据地的百姓都为之心酸。

此时的根据地百姓才知道,他们能够生活在民兵纵队的根据地中,是多么幸福的一件事情。

相比这些面色腊黄衣衫凌乱单薄的难民,他们的生活无疑幸福了许多。

一批批难民涌入,一个个新移民村庄在根据地迅速建立起来,一批批储存的物资被快速的发放了下去。

这种在各方势力看来有些傻冒的行径,还是让很多了解到此中内情的爱国人士,着实对这支民间武装抱有了好感。

这场被后世喻为‘南北大移民’的行动,一直持续到最后南河已经没有百姓抵达华北境内才宣告结束。

相比历史上这次黄河决口造成近百万百姓死亡,这一世因为邓成功的全力施救,最终进入到华北根据地的南河百姓还是达到了三十万之巨。

这些百姓的到来,将原本资金充裕的华北民兵纵队,又将面临财政涸绝的境地。

就在邓成功觉得每天报上来要钱要粮要物资的报告看的头疼时,已经怀有身孕的林美婷突然告诉他,二天后会有一支由国外爱国商人,组成的民间慰问团将抵达民兵纵队控制区,并且这些人带来了一大批民用物资跟资金以及粮食,这让邓成功很是意外。

当这群爱国商人在一队国外记者的陪同下,抵达纵队根据地时,邓成功意外的发现其中三个熟悉的身影。

他在看到对方的第一反应就是,她们怎么来了!

没错,这三个跟爱国商人组团而来的,正是上次参加许明远婚礼的林美婷三位闺蜜。

随着华北陷落日军之手,她们想见林美婷也无疑是件困难且危险的事情。

好在三人的家都小有声望,她们也都能够通过家中的电台不时的与林美婷联系。

这次得知民兵纵队竟然接收了三十多万南河难民,三人终于决定代表各自家族前来进行慰问,同时也想看看接近临产的林美婷。

最主要是,上次她们过来对于邓成功就充满了兴趣,只是因为婚宴结束后,她们跟邓成功接触的不多,以至于她们跟邓成功相处的时间少的可怜。

甚至于她们跟邓成功接触后有些惊奇的发现,这个年轻的司令员似乎对女性不感兴趣,他感兴趣的更多还是民兵纵队的发展。

这让一向自我感觉良好的三人,着实觉得有些不服气。

怎么说,她们也是燕大四朵金花,身后排队追求他们的俊才还是一大把。

现在倒好,人家邓成功根本对她们没任何兴趣,那怕接触了二次最多都是匆匆打了二声招呼就掉头跑路。

似乎全国就属他最忙,忙的连跟她们聊天接触的时间都没有,太不懂怜香惜玉了。

三人并不是商队的首席代表,负责组织此次慰问的是一位来自米国的华商,他到米国前是南河人。

此次在国外报纸上得知老家南河受了如此大的灾,着实心急如焚。

在联络了一些爱国的华商后,通过华商圈子里的关系找了几家国外知名的记者陪同后,毅然踏上了回国探亲慰问的行程。

只是当他抵达南河,看到自己老家已经变成一片泽国后,已经年近七旬的老人顿时泪流满面。

好在随着邓成功接收了三十多万南河百姓的消息传遍了全国,老人在痛心之余也着实惦记这些南河难民的生活情况,这才又在国内找了一批爱国商人,一同购买了一批物资通过几位国外记者的陪护,经过一系列安全检查总算顺利的进入华北民兵纵队的根据地。

在一名国党记者的引领下,老人来到邓成功面前一脸诚恳的道:“邓司令,我代老家的父老乡亲谢谢你。

谢谢你收留了这三十多万南河百姓,如果不是你伸出援手,我这些父老乡亲还不知道在那里受苦受难呢!谢谢!”

看着老人饱含着泪水的道谢,邓成功感动之余同样很真诚的道:“杨老,你老的感谢,说实话成功受之有愧啊!身为华北民兵纵队的司令员,我有责任也有义务保护这些受灾的老百姓,只是成功心有余力不足,最终还是没能挽救其他死难的百姓。

相比杨老你这么大的年纪,千里迢迢翻越重洋的回国救灾的赤子之心,我这个民兵司令员做的远远不够啊!”

杨老见邓成功说出这番话,并不是出于谦虚而是出于真心,其实来的路上他也听到很多关于华北民兵纵队的事情。

这支平时并不参与国内正面抗战的民兵队伍,一直抱着保境安民的心态存在于华北地面上。

但这次听说南河受灾后,愣是第一个组织了大批队伍深入爱灾的南河,救出了一批又一批即将被饿死或者病死的老百姓。

这么大规模的救灾行动,据他了解全国只有他一支队伍。


(第2页)

一秒记住本站永久地址:https://www.mhxqiu.com
请关闭浏览器阅读模式后查看本章节,否则将出现无法翻页或章节内容丢失等现象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