第1628章 聚餐吃饭-《跑男:开局撕名牌,白露崩溃》

第1628章 聚餐吃饭(第2页)

——

深褐是腊汁肉的浓,金黄是油糕的脆,绯红是辣子油的烈,倒像是把整条小吃街的滋味都拓在了纸纹里。

日头升到中天时,老周领着众人往永宁门走,城砖上的晨露早被晒透,却在砖纹里留着茯茶的陈香、腊汁肉的油润、玫瑰酱的甜腻。

雨琪的镜头对准墙角

——

不知谁掉的半块镜糕已被蚂蚁啃出细密孔洞,糖桂花沾在砖纹里,在阳光下闪着碎钻般的光,像谁把晨光碾碎了嵌进城墙的皱纹。

忽然护城河传来桨声,游船划过水面惊起水鸟,那鸟嘴里竟叼着根麻花,翅膀掠过角楼铜铃的瞬间,又一串

"

当啷"

声混着巷口卖凉皮的吆喝,顺着城墙的弧度飘向远方,把整座长安城的晨光都酿成了有味道的回声,在瓮城的砖缝里、在角楼的飞檐上、在每个人沾着油星的指缝间,久久不散。

城墙上的槐花香揉着正午日光,将永宁门城楼的飞檐镀成熔金。

"

德发长"

三字招牌在日头下泛着烫眼的金光,匾额边缘的缠枝莲纹被岁月磨得发亮,像浸在蜂蜜里的古董。

三进的明清宅院门脸儿朱漆如新,廊柱上悬着的铜葫芦擦得锃亮,风过时叮咚声细碎如撒糖,与门墩石狮嘴里半化的琥珀色糖瓜相映成趣

——

那石狮子爪下还压着枚民国时期的铜元,被千万食客的目光摩挲得泛起甜腻的包浆。

跨进雕花门槛的刹那,羊肉泡馍的热雾裹着草果桂皮的辛香扑面而来。

大堂内八仙桌铺着蓝花粗布,醋瓶与辣子罐在青砖地上投下圆滚滚的影,穿对襟褂子的跑堂正扯着秦腔报菜名,尾音在青砖拱券间打三个旋儿,顺着雕花木楼梯往二楼滚:"

牛羊肉泡馍

——

优质两份!

"

这嗓子惊得木格窗上的剪纸虎娃都抖了抖红绸裤,临窗老茶客们手里的盖碗茶晃出涟漪,指甲盖大的馍块在粗瓷碗里堆成微型丘陵,旁边铜壶里的泾阳茯茶咕嘟着,茶沫子顺着壶嘴爬成褐红的藤蔓,在窗棂光影里织就半幅《汉宫秋》。

明厨亮灶的饺子坊最是活色生香。

三十来岁的面点师手腕翻出银环,擀面杖起落间,巴掌大的面团转瞬成了薄如蝉翼的圆片,捏饺子时指腹沾着竹蜻蜓似的面粉,眨眼就将韭菜鸡蛋的翡翠、鲅鱼虾仁的银白、蟹黄蟹肉的金红裹成金鱼摆尾、元宝卧雪、石榴绽红。

范成成扒着玻璃呵出白雾,正见师傅将月牙饺推进蒸柜,蒸汽漫起时,半透明的饺皮里透出嫩粉虾仁,像给白玉蒸笼缀满了刚出水的南珠。

邻桌游客的手机镜头忙得打转,青花盘里的牡丹饺用石榴汁染了花瓣尖,油泼辣子碗里的熟芝麻浮成星子,香得呵呵的喉结在衣领下滚了个来回。

雨琪的相机忽然定格在老照片上

——

民国食客们围着八仙桌掰馍,青花海碗里的馍块堆得冒尖,穿长袍的先生袖口油星斑斑,笑出的皱纹里都漾着肉汤香。

正看着,跑堂大叔端来的海碗已泼满羊油辣子,掰得细碎的馍块吸饱了牛骨老汤,筷子挑起时牵出金黄油丝,碗沿卧着的酱牛肉薄如宣纸,纹理间渗着八角与肉蔻的秘香。

老周用竹筷敲着碗沿笑:"

当年老陕人能在这儿掰俩钟头,馍块得像蜜蜂头才够入味!

"

话音未落,邻桌大爷推过去的碗里,馍粒小如绿豆,在汤面码得齐齐整整,恍若撒了层碎和田玉。

沙易忽然指着楼梯口的铜钟惊呼,钟身上

"

饺子宴始于唐"


(第2页)

一秒记住本站永久地址:https://www.mhxqiu.com
请关闭浏览器阅读模式后查看本章节,否则将出现无法翻页或章节内容丢失等现象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