第17章 天下之治一-《大明元辅》

第17章 天下之治一(第3页)

巳时初,当波斯使团的驼队万里迢迢东来,刚刚抵达在嘉峪关外饮马时,高务实正在乾清宫接见西伯利亚督粮官之一的王焕。

此人出身陕西军户,如今面皮被朔风吹得紫红,展开的兽皮地图上,“伊列茨克盐矿”

与“盖伊铜矿”

用朱砂圈得通红。

“启禀元辅,”

王焕的手指敲在“西极驰道”

与鄂毕河交汇处,“新道贯通后,运盐车队最快月余可抵镇西堡,较之前骡马驮运快了二十日。

卑职回京前刚到的三百车岩盐,已足够镇西堡全部屯军今冬腌制牛羊肉了。”

高务实点点头,目光落在地图左上角的“靖西堡”

——那是额尔德木图和伊勒都齐两人耗时半年筑成的要塞,地基用京华水泥混合铁矿渣浇筑,整体呈棱堡风格,但比欧式棱堡的面积又大得多,因此也不再是个六角形,而是多达二十四个角(多角是为了形成交叉火力,由于火枪射程有限,堡垒面积越大,需要的角就越多),这显然是学了南疆的经验。

二十四个角的堡垒,这靖西堡的防御怕是跟定南城都有一拼之力了,看来额尔德木图充分贯彻了自己的精神——将靖西堡建设成震慑俄罗斯的西庭第一堡。

嗯,考虑到此时君士坦丁堡已经失陷了一百五十多年,这靖西堡差不多也就是欧洲第一堡了吧?(它在乌拉尔河,勉强也算欧洲边缘?)

“告诉额尔德木图,”

他伸手拨弄案头的地球仪,指尖停在乌拉尔山脉西侧,“教宗的信到了,他希望调解俄波冲突,‘主的仆人应该将火枪对准异教徒’——我答应了,所以让他收到信之后与齐格蒙特三世联系,看看俄波两国能否合兵向摩尔达维亚或者克里米亚发动一次进攻,给奥斯曼人一点惊喜。”

顿了一顿,高务实又补充道,“不过这一次,我大明天兵只要督战即可,让俄罗斯出动一部分特辖军,一部分波雅尔私军,合计有个两万来人就够了。

这教宗抠门得很,好处全在口头上……哼,不给钱,那就不必太出力。”

忙完了这边的政务,高务实前往乾清宫检查皇帝今日的功课。

事毕,他站在乾清宫露台,望着东南方渐起的春云,想起今早徐光启带来的好消息,忽然有些走神:现如今这个大明,在教育方面应该算是逐渐走回了正轨吧?从原先将圣人之言这种形而上学的东西当做一切,转变到如今开始一并重视工、农、商业,某种程度上而言,也算是开始了“发展生产力”

戌时初,高务实隐约听到远处传来零星的爆竹声,问了一下才知道,原来是顺天府百姓在庆祝“西极驰道”

贯通。

高务实转身回到暖阁,见林熙正捧着一套崭新的科学院官服等候。

月白锦缎上绣着齿轮与麦穗纹样,左胸处别着一枚紫铜徽章,中央是交叉的算盘与火铳。

“元辅,这是徐院副送来的院服样衣。”

林熙小心翼翼地展开,“徐院副说,明日皇家科学院开院大典,元辅您虽然有坐蟒袍,但最好穿一下这个——毕竟您可是科学院首任院长。”

高务实接过科学院官服,指尖抚过绣工精细的齿轮纹路,忽然想起少年时背诵《考工记》的清晨。

那时他便想过,有朝一日要以首辅之身,为天下学子推开实学的大门,现如今这个理想居然真的实现了……说起来,这也算是一种幸福。

小主,这个章节后面还有哦,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,后面更精彩!

“去把徐光启叫来,”

他将官服挂在屏风上,“再让人备些热酒——今夜我要与徐院副好好议议,如何让这科学的火种,在大明的每一寸土地上燎原。”

夜更深了,铜漏滴答声中,高务实铺开空白奏疏,狼毫饱蘸朱墨,笔锋落下时力透纸背:“治国如织锦,纲常为经,科学为纬,缺一不可。

今设皇家科学院,非为奇技淫巧,乃为开万世之太平。”


(第3页)

一秒记住本站永久地址:https://www.mhxqiu.com
请关闭浏览器阅读模式后查看本章节,否则将出现无法翻页或章节内容丢失等现象。